欢迎来到中国公益创业网注册|登录

【汶川·十年】我的同学谭千秋(图文)


发布时间:2018-05-12 16:52:38 来源: 中国公益创业网

原标题:【汶川·十年】我的同学谭千秋(图文)

编者按:十年悄然流逝,那一天却太难忘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满目疮痍,举国同悲。即便山河破碎,中国人始终挺直脊梁。或许,在自然面前依旧渺小,但我们绝不屈服,从未放弃。

那场地震发生时,湖南大学1977级校友、德阳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正在教室讲课。那一瞬间,他张开双臂,用身体保护了四位学生,用生命撑起了四位学生头顶上蔚蓝的晴空,用行动诠释了师者的责任与担当。一时间,众多媒体都传颂着一个英雄的名字——谭千秋。学校为深情讴歌谭千秋这位英雄,出版了《大爱千秋——记汶川大地震抗震英雄谭千秋》图书,根据谭千秋英雄事迹创作了电影《最后一课》,在校园6舍前敬立“大爱千秋”铜像……

十年过去了,时光穿越灾难,也见证重生。在曾遭受重创的土地上,家园重新矗立,太阳照常升起,山花更加烂漫。

十年前,谭千秋的故事,让我们泪流满面。因为感动,所以记得。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怀念谭千秋,再次聆听谭千秋同班同学缅怀这位英雄校友。

从凡人到英雄

湖南大学1977级政治班同学 冯建华

谭千秋同学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每每想起他,我们的心里总是充满崇敬、骄傲与自豪,当然,也有几丝惋惜。

在十年前那场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同学伸出双臂护着躲藏在讲台下的学生而英勇牺牲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演绎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崇高的教师之歌。

谭千秋是湖南大学77级政治专业班的学生。我是他大学的同班同学。在我的记忆深处,谭千秋是一个本分老实甚至略微带有几分“傻气”的人。在大学里,我与他十分投缘,同住一个寝室达两年半之久,后来分专业,我们班43个同学,按学校的要求分四个组,自然辩证法组、哲学组、经济学组和党史党建组。我选择了自然辩证法组,谭千秋选择了哲学组,我们就分开了。虽说此后我与他没有住在一个寝室里,但我们仍在一个班,除了专业课外,自然辩证法组与哲学组有许多课程仍在一起上。所以,我与他一直保持很好的关系。

英雄出自平凡,平凡孕育英雄。也许,就在并不起眼的平凡的琐事里,却隐藏着英雄成长的密码。谭千秋为人直爽,性格有点内敛,他从来不与同学争执,也不太记较名利得失。入校不久,班主任曹老师召集我们开会,要我们按学校的要求填助学金申请,按谭千秋家的条件,他完全可以享受甲等助学金,可他却填了一个乙等。后来,同学们在一起开会讨论时,大家公议谭千秋应当享受甲等助学金,这才改了过来。那时学校评三好学生、单项积极分子,谭千秋表现很不错,但每次评比时,他都很谦虚,总是说自己不行,与先进有很大的差距。

谭千秋来自农村,他身上有农村孩子的朴实和倔强,尤其是在学习上特别舍得下功夫。他的英语基础不好,每天早上很早就起来,跑到操场里或宿舍的走廊里记英语单词,直到吃早饭才回来。当时,我们的功课又多又杂,必须努力才能赶得上学习进度。那时,每天吃了晚饭,天刚黑,无论刮风下雨,谭千秋总是斜挎着黄色书包从宿舍急匆匆往教室赶。他学习很自觉,也很刻苦,所以,考试成绩也比较优秀。为了学业,在四年读书期间,除了班上同学组织到长沙烈士公园玩过几次之外,谭千秋竟然从来没有上过街,有时暑假期间也呆在学校,没有回老家,他把全部精力与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在当时农村学校条件不好,体育设施较少,谭千秋从小可能缺乏体育技能方面的锻炼,每次进行竞技性的体育项目测试时,他都显得有些笨拙。有一次,在体操房进行跳鞍马测试,谭千秋连续助跑了好几次,可一到鞍马面前就停下来了,不敢向前跳。他那种反反复复的笨动作惹得我们哄堂大笑。体育老师看谭千秋实在无法过去,就要他换一个跑步测试项目。为了能顺利通过测试,每天早上,天还没亮,谭千秋就悄悄起床到大操场跑步去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的体育成绩很快就上来了,最后也顺利通过了体育测试。

谭千秋是一个有爱心而且特别乐于助人的人。我记得,我们寝室里,有几个同学,特别是李鄂军同学平时爱打篮球,有时玩得较晚,忘了打晚饭,谭千秋总是主动帮他去打,从不嫌麻烦。有一天半夜时分,睡在谭千秋上铺的张功耀同学,突然生病,呕吐严重,谭千秋用他的洗脸盆去接张功耀的呕吐物,没有丝毫嫌弃的样子。我们几个同学七手八脚将张功耀从床上扶下来,立即送到医院。当时,我们住在六舍,校医院在岳麓山下,隔我们住的地方有一段距离,张功耀吐得有些虚脱,一路上,谭千秋一直小心地掺扶着他。到了医院,医生检查了张功耀的病情,说他得了急性胃肠炎,要给他打消炎的吊针,谭千秋自告奋勇要在医院照顾他。我们都说不行,要轮流值班,可谭千秋却坚决不肯,一直陪在那里。

谭千秋家里很穷,父母亲都是农民,有五个孩子,谭千秋是老大。由于家境不好,又是来自农村乡下,与城里来的学生相比,谭千秋有几分自卑。平时,他爱收拾,喜欢照镜子,经常拿一把木梳子在头发上弄一弄,可他却只有几件旧衣服换来换去,所以,每当看到我们城里的学生换新衣裳时,他的眼睛里总会流露出羡慕的目光。我们宿舍里有一个叫何向民的同学,长沙人,人长得白净,父母亲都是长沙某中学的教师,谭千秋好羡慕他。有一次,他跟我说,何向民长得真好,真是一个奶油小生,白面书生!我要长得这个样子就太幸福了。羡慕归羡慕,口里说说而已,其实,谭千秋是一个很阳光的人,每天他的脸上总是挂着憨憨厚厚的微笑。四年里,我从来没有见他愁眉苦脸过。即使在毕业分配后,有的同学被分到外地而哭哭啼啼时,谭千秋仍然挂着微笑,尽管他是湖南人,被分配到了四川。我清楚地记得,我与他分别时的场景,当时,我被分配到山西太原重型机器厂,他被分配到四川绵竹东方汽轮机厂。离校时,想到有不少同学可以留校而我们却要独自远行,我拉着他的手很伤感地说,谭千秋,我们真倒霉!他却劝我说,不要想那么多,去就去,也许坏事可以变好事,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他边说,还边在我面前做了一个当时流行的列宁挥手的动作。

毕业之后,天各一方,刚开始,我们还互通来信,我在太原工作时,他曾经给我写过三封信,我也回了三封信,后来我调到湘钢工作,与他联系渐少,慢慢地也就中断了联系。这些信,我曾保存着。然而,从太原调回湘潭,接着又搬了几次家,这些信不知搁到那里去了,真的好遗憾!

毕业后26年,也就是到2008年,我们大学同学曾有三次大的聚会,谭千秋一次也没有来。小的聚会有上十次,他也没来过。他的情况如何呢?幸亏,我们有一位侯振兴同学,他在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任工会副主席,与谭千秋比较近,两人联系较多,每次聚会,他来了,都要给我们谈谈谭千秋的情况。2007年元旦,同学到深圳聚会,原以为谭千秋会来,没想到,他又来不了,他托侯振兴带来一封信说,这次不能前来相聚,深感遗憾!在信的结尾,他还说,人来不了,但心来了,他想唱一首歌送给大家,祝好人一生平安。

谁会料到这封信竟然是最后的诀别。2008年5月12日那一天,天降大祸,四川汶川一场八级大地震突然而至。地震波所到之处,几乎没有不倒的房屋。德阳市汉旺镇的绵竹东方汽轮机厂中学教学楼也坍塌了,谭千秋为救学生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将人生之辉煌定格于51岁之年轮。

在我看来,谭千秋是一个极平凡的教师,他是银河里飘浮的一颗不起眼的星星,结果因为爱而燃烧,毁灭了自己而照亮了别人;他就是教育事业的花园里的一个小小的园丁,结果因为爱而无私奉献,牺牲了自己成就了他人。谭千秋用他的行动说明,平凡与伟大,普通与崇高,常人与英雄,并非相隔万水千山,而往往只在咫尺之间。地震来时,谭千秋原本可以跑掉,但他选择了保护学生,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而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在地动山摇那一刹间闪烁的人性光彩,足以让平凡转为伟大,让普通转为崇高,让常人转化为英雄。

谭千秋现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谭君子,二女儿叫谭仙子。一个君子,一个仙子,寄托了谭千秋对她们的希望,也表达了他的人生信念与追求:为人当作君子,厚德载物,大爱无疆;为人当作仙子,超凡脱俗,不计名利。他做到了,我真的替他高兴,也为我有这样的同学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谭千秋: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的骄傲

湖南大学1977级政治班班长 周安德

2008年5月12日下午,绵竹东汽中学高二(1)班的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学校特级教师谭千秋正在讲课,黑板上传来粉笔的沙沙声。突然,所有人都感到了课桌椅在晃动,几秒之后,便是天崩地裂。危急时刻,谭老师毫不犹豫张开双臂,用自己血肉之躯保护了4个学生,而他却献出了51岁的生命。

今天,千秋同学离开我们整整10年了,但我们在一起的大学生活,仿佛就在昨天。

1978年3月,在那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日子里,我和由各地考上湖南大学政治专业班的43名同学成了同窗好友。在翻阅班级名册时,我惊喜地发现了谭千秋的名字,他居然和我是老乡——来自湖南祁东县。一样的乡音乡语,一样的农家子弟,一样的青春年华,在这所省会城市的高等学府里,不禁倍感亲切。当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他就给我聊起他的家庭情况。他说,他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全家七口人住在不到30平方米的土砖房。他作为老大,受到了父母的特别“优待”,一个人住一间房,四个弟妹则和父母一起住一间,还有一间小偏房,用来做饭。每顿饭吃的都是红薯、豆子等杂粮加蔬菜,只有在过年过节或来客时才能见到肉和鱼,才能吃上一顿香喷喷的米饭。他是多么想改变这种贫困的状况啊!高考备考时,他在小学当民办教师,每天上午八点至下午两点半,他在学校上课,课后回生产队出工挣工分,到晚上10点后才能坐下来复习。那段时间几乎天天熬夜,现在终于考上了,能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多幸运啊。由于家庭贫穷,千秋同学在校期间被评为甲等助学金,每月18元,其中14元发的是饭菜票,可他舍不得把14元都吃完,每月还要留下2-3元向同学换成钱给弟妹交学费或补贴家用。

1977级的大学生,是恢复高考制度录取的第一批学生。我们特别珍惜这迟来的学习机会,勤奋刻苦是有目共睹的。有个周末我外出,老远就看见谭千秋在车站牌下看什么,走近才知道他在背英语单词。我笑他:“这点时间也不放过?”他却很认真地说:“Monitor(班长),不抓紧怕跟不上啊!”那张俊朗清秀的脸庞至今浮现在我眼前,那句朴实的话语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千秋同学在学习上,既分秒必争地利用时间,又勤于思考探索。他积极给班刊《求索》投稿,时常与同学们探讨学术和理论上的问题。

我们班不仅学习气氛浓厚,生活也是准军事化的。每天早晨6点起床出操,寝室里的书本、茶缸、饭盒整齐摆放,棉被叠得见棱见角。时间一长,有些同学难免松懈。可谭千秋总是准点出现在操场,并默默地为同学整理衣被、摆放用具。谭千秋爱整洁是全班有名的,一套军装洗得发白,头发向后梳理一丝不乱。调皮的同学给他取了个外号:cabbage,意为“包菜头”,他听了一笑置之。千秋同学多才多艺,他会吹拉弹唱,休息时寝室常有他的笛声或二胡声;他喜欢唱歌,唱起来声情并茂。每逢在班上发言,他的手势、他的语气,尤其带着祁东腔的普通话常使人发笑。在寝室里聊天,他故意提些傻傻的问题,然后添油加醋加以发挥,大家笑弯腰笑出了眼泪是常有的事情。由此,又有人叫他开心果。

我们班同学在学习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千秋同学经常乐于助人,比如帮同学洗被子、钉衣扣、打水、买饭、借还书之类。有天中午下课后,千秋同学跑在前面,最早回到寝室,并已打好午饭正吃着,突然天下大雨,电闪雷鸣。这时候,大部分同学还在教学楼避雨未回。千秋同学放下碗筷,将寝室所有的雨具搜齐,冒着倾盆大雨将伞送到同学手里。回来后,虽然饭已凉、裤腿也湿了,但他却心热乎乎的,有滋有味地吃着冰冷的饭菜。

四年同窗一逝而过,转眼到了1982年元月,我们班大部分同学被分配到高等院校和省直单位,大都在大中城市。同乡谭千秋却拿着四川绵竹东方汽轮机厂的报到证。我小心翼翼地问他:“这个厂子在市区吗?”他回答:“听说在汉旺镇。”我又问:“你会争取改派一下?”他坚决地摇摇头说:“服从组织分配。”我把同学录递给他,他略加思索地写道:“望君保持过去作风,乘胜前进!”写完便转身离去。

这一离去就是26年。这26年,他用三尺讲台、一支粉笔,谱写着自己青春年华,用自己的生命给学生上了最后一课。

千秋同窗,你是湖南大学的骄傲,是中国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的骄傲!

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祭千秋

湖南大学1977级政治班同学 谢自强

十年川震颤余悲,

地裂山崩日隐晖。

双翼拥雏成昊顶,

一腔喷血溅丘堆。

国殇有勇旌难表,

黉祭无翮梦怎回?

共叙戈多驰蜀道,

为何同去不同归?

(中华新韵)

注:谢自强当年同谭千秋一道分配到四川工作,后调回长沙

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