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公益创业网注册|登录

唐亚阳:公益创业教育——时代催生下的一种教育新形态


发布时间:2019-01-30 12:37:43 来源: 中国公益创业网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要实现中国公益事业的“变革与持续”发展,理应“因时而变,随事而制”,用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手段,促进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我从2006年在国内开始提出和倡导公益创业教育,到今年快走过十三个年头了。这期间我见证了公益创业教育在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作为杨超的硕士和博士导师,我曾于2012年到2017年间指导他围绕公益创业教育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学习和研究。如今欣闻其博士论文《公益创业教育价值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欣慰之余,更有几分感慨,借此机会也请教于各位同行。

  一、浇灌青年大学生内心的“善根”是大学的一种责任

  每个人天生具有“善根”的基因。“善根”一词为佛家用语,指一个人有向善、向佛、向道的心,也就是内在的善性,通过后天的修行可以被挖掘、被开发。中国古代哲人孟子的“四端之心”也强调“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恭敬之心”人皆有之。“善根”深深植于人的内心、精神和信仰之中,但未经识别和开发的“善根”只能以“自在”的状态存在,不可能转变为个人价值观的一部分,影响人的社会行为。

  向上尚善是人天然的本性:“人性向善,犹水就下”。正是秉赋了向善性,教育方才具有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遂向善成为教育的应有之义,而这种“向善”更是经历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碰撞后发生了转义:从其本义使人善良,转义为个人完善发展,后又转义至使个人成为完善发展的社会人。正是这种“向善”的转义使得人性与整个教育发生了关联:人性奠定了教育的人学理路,指明了教育的终极关怀;同时,理想的教育亦能照亮人性,促其趋于完善并得以全面发展。

  大学是浇灌“善根”开花结果的重要场域: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帮助学生用人类历史上优秀的思想道德成果来发展自己,唤醒和催生深藏于内心的“善根”,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回应时代潮流的“时代新人”。而培养新一代“公益人”则是其题中之义,让“全民公益”具备深厚的人才基础,让“快乐公益”发展为社会的潮流风尚,让“科学公益”为公益事业的永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让“微公益”成为打通世界与中国、历史与当代、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鸿沟的桥梁……

  二、用创业为公益插上持续飞翔的翅膀

  我国公益事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如何实现公益事业的长续发展?当然,需要社会“理论家” 、“布道者”、“夸夸其谈者”的大肆鼓吹,但更重要的,还是在于筑牢公益事业发展的现实根基,这是力量之源泉、发展之根据。在遭遇“红十字会”事件的负面冲击后,我国的公益事业近年来从低谷中缓缓走出,总体来说差强人意。由此,公益事业亟需创新性的变革。

  创业是公益事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风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里,创业成为这个时代最响亮的口号和最前沿的时髦。将公益与创业结合起来,将公益置于时代的“风口”,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形势所然。公益创业的提出,是对传统“商业创业”和“公益”的发展与超越,它实现了以下几个结合: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的结合、物质财富积累与精神财富创造的结合、创业精神增强与创业技能提高的结合、公益志愿活动开展与公司企业创办的结合。

  公益创业正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世界知名的公益创业项目,莫过于孟加拉国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创建的格莱珉银行,荣获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后多次访问中国,将其“小额贷款”模式介绍到中国;而在中国,由媒体人邓飞创建的“免费午餐”项目,短短的4年时间为中国6100万留守儿童的营养改善作出巨大贡献,对中国的公益创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公益创业教育逐渐发展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态

  公益创业的迅速发展,对公益创业专业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哈佛大学商学院自1993年开始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益活动者,催生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性的社会企业,目前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瑞士、印度等几十个国家的顶尖高校相继开设公益创业教育课程。公益创业教育于2008年左右进入中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公益创业教育逐渐发展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态。

  从教育理念来说,就是要“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即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不仅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实现知识资源向知识资本的转化;让学生“道器并重”,不仅要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技能培训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在于促进学生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对于自我发展与实现的认识;让学生“义利并举”,培养学生正确的义利观,处理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从教育内容来说,(1)公益精神,可从社会责任感、团结互助意识、社会参与精神等方面着手,以中华传统慈善文化和当代公益理念为基本内容展开;(2)创新意识,具体包括识别机会、转化计划的意识;适应岗位与创造岗位相结合的意识等;(3)创业能力,包括建立战略性的服务愿景,制定企业式的竞争战略,建立合作伙伴与联盟的合作战略,构建董事化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制定可行的收益战略,组织发展与变革的管理能力等等。

  从教育方法来看,(1)以实践强化理论,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学生可以在冲突解决、人际沟通、角色扮演、目标确立、项目等管理方面有所收获;(2)以科研助推教学,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项目,通过亲身实践获取一手资料,推动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3)引入案例教学、成立兴趣讨论小组等方式展开,如邀请国际知名公益创业者、社会企业家进课堂,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经过这些年来大家的共同努力,公益创业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我国,它毕竟还是个新兴事物,要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充分体现它的地位和价值,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也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问题。包括:(1)有些人还不能完全接受和理解“公益创业教育”的概念,认为这是标新立异,没有什么丰富的内涵;(2)有些人虽然认同“公益创业教育”,但觉得在现阶段来推进它,现实条件还不是特别具备;(3)还有些人认为,大学的教育主要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和专业的培养,而忽视了立德树人,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些认识从原点和价值层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益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是社会环境问题。包括:(1)目前我国公益事业虽有所发展,但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发展规模和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和美国相比,在体量上,2012年中国的捐赠总额(款物合计)约817亿元,美国是3162亿美元,相差24倍;在个体捐赠上,中国人均捐赠60.4元,而美国是1007.6美元,相差103倍。(2)政策保障还很不完善。目前虽出台了《慈善法》,但相关的具体政策仍处于空白状态,对实际执行不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

  三是学校经验问题。包括:(1)实践经验不足。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2)教师队伍匮乏。当前我国高校从事公益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极为短缺,质量远远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经过系统而专业的公益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学习的教师很少。(3)教学条件不足。主要限于公益创业计划大赛和学生社团活动,而对围绕如何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还有待深入探索。

  新时代下发展新公益,我国公益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我国当代公益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要求公益事业作为推进国家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帮手。同时当前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变要求当代中国公益事业的根本任务发生变化,要求其在“精准扶贫”和“美丽中国”的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与此同时当前社会企业、社会影响力投资、公益创投、公益基金等新公益形态撬动社会资源涌入公益“新蓝海”,传统慈善、志愿等活动将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时代挑战,公益事业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公益”已成为公益创新的重要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实时性进一步提升公益行业的透明度、公信度、影响力,已成为大势所趋!

  我们有理由相信,公益创业教育必将在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征程中,在波浪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湖南商学院党委书记兼中国公益创业(社会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唐亚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分享: